欢迎访问台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
魁星楼:福州商务总会的历史见证

来源:福州晚报 发布时间: 2021-01-19 17:52 浏览量:
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

  从中亭街拐入上杭路500多米,就瞧见框正的灰色墙,门上横匾五个字“福州市商会”,旁边立着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青石竖碑:“福州商务总会旧址”,落款:福建省人民政府。碑上方墙上嵌“福州商会八角亭”小框匾。

  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清政府商部成立,为“保商情、通商利,有联络而无倾轧,有信义而无诈虞”,鼓励各地设立商会。《福州市志》载“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福州旅沪富商张秋舫(廷赞)、罗筱坡(金城)、李郁斋从上海回到福州,联合福州商帮人士,成立福州商务总会”。

  “南山有鸟,北山张罗”,当时人们曾引用《搜神记》中的这句形容福州商务总会的创始人张、罗两家在商业界中的地位。“北山张罗”的张就是张秋舫,他出生于福州台江铺前顶的商业世家,当时已是福州首富,拥有钱庄、当铺、百货、南北京果行等多家商场。

  “北山张罗”中的罗是指罗筱坡罗家,罗家祖先从连城来到福州,靠销熔银锭的技术积累起资本,开起了店铺,经营钱庄、进出口、木材、茶业等多种行业,财富虽不及张秋舫,但是在福州商场上当时的声名与张秋舫并驾齐驱。

  李郁斋,“清末福州十贤”之一,捐资修桥、铺路、办学、赈灾,倾向民主共和、支持革命,与革命党人林斯琛、郑祖荫等关系密切。

  《福州工商史料》载“福州商务总会,作为各帮派商号的协调机关,那时福州帮派最多时达二百多个,全市商店约一万五千多号”。清政府农工商部委任张秋舫为福州商务总会第一任总理(后改称会长),而后罗筱坡之子罗勉侯、李郁斋都担任过总理(会长)。

  宣统三年(1911年),福州商务总会以白银1.135万两购买上杭街48号房(今100号)建会所,建起气派别致的魁星楼,俗称八角亭。

  笔者2016年9月参加省作家协会台江采访团,有幸迈进当时未对外开放的福州商务总会旧址的大门,目睹神秘的魁星楼。

  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的魁星楼,坐北朝南,双层八角。攒尖式屋顶,穿斗式木构亭,檐角高翘,优雅别致,如隼展翅。庭院里有三株古树与魁星楼百年相伴。

  魁星楼曾是商会成员子弟学习的书斋,楼上学生读书,楼下立有一尊儒学标志的魁星塑像。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,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,读书人拜魁星,祈求科举中榜有名。商人的最高境界是儒商,福州商会供魁星,出现文人信仰,这应该缘于把商人后代培养成读书人,传承闽商勇担道义、回报桑梓的赤子情怀。

  随着办新式学堂的热潮掀起,魁星楼迅速结束了办私塾读书的历史。商会领导张秋舫、罗筱坡集资在大庙山钓龙台创办了一所“福州商立小学堂”,商立二字,证明商会与这座学校的密切关系,当时上这所学校读书是免费的(同时他们捐款福州青年会建会馆)。民国十一年(1922年)罗筱坡之子罗勉侯担任商立小学董事长;1931年,福州商务总会换届改组,学校脱离商会,另组校董事会,改名为“私立福商小学”,罗勉侯之子罗郁坦担任董事长。抗战胜利后,1945年9月“福商小学”扩办初中,后获准增办高中,命名“私立福商中学”,也就是现在的福州四中。

  魁星楼还是福州商务总会讨论研究“保商”“振商”、造福桑梓、决策商情的“会长议事厅”。

  福州商务总会一成立,就响应上海总商会的号召,掀起抵制美货的斗争,制定了福州商界抵制美货的八条公约。《福建省志工人运动志》载: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福州爆发反对法国侵略者掠卖“闽工”的斗争。法商魏池拐骗闽工1825人,拟送往巴拿马运河做苦工。消息传出后,福州的工人、店员、市民及爱国士绅、官员于2月23日召开“同胞救援会”,制定救援措施。福州商务总会致电厦门商会,联络厦门工人、店员和商界共同阻止魏池转运闽工从厦门出口。在各界齐心协力下,截获了企图出口闽工的船只,反掠卖闽工斗争取得胜利。

  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5月,福州商务总会领军人物张秋舫、罗勉侯、李郁斋与知名官绅陈宝琛、林炳章等在大庙山成立“福建去毒社”总社,城内宫巷设分社,由商会发动商家募集经费,勒令土膏行、烟馆改业,打击售毒的洋商、奸商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5月,商会主持庆祝去毒社周年,抬着缉获的烟土、烟具,敲锣打鼓环城游行,场面壮观,并在海关埕销烟,现场人山人海。

  民国八年(1919年)和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罗勉侯两度出任福州商务总会会长,组织和推动商界人士声援和支持五四运动。在“台江事件”中以商会的名义发动商户罢市,声讨日本驻福州领事策划殴打福州市民和日舰入侵闽江口的挑衅,积极参加“提倡国货,抵制日货”的斗争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再次掀起抵制日货的运动,福州商务总会于9月28日召集500家商号在抵制日货的宣誓书上签字,双杭地区各钱庄带头停止日元兑换业务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抗日战争爆发,福州商务总会组织商户疏散物资,慰问抗日军队。

  福州商务总会在商帮会馆林立、大商巨贾云集的福州,提供商人和各会馆往来方便,为沿街商铺提供商业资讯。同时,仲裁纠纷,协调各个商帮会馆内部的争议和矛盾,“义利相合,勇担道义,恋祖爱乡,回馈桑梓”。

  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,政府滥发纸币,币值骤跌,商家纷纷停业,在民国市政府批准改选的福州商务总会理事长(会长)蔡友兰主持下,商务总会担保,发放80万银圆为本位的辅币流通券,稳定币值,维持福州商品贸易。1949年解放军进城,蔡友兰以福州商务总会会长名义发公告配合福州市军管会,维稳全市工商界正常商贸,而后协助政府开展支前、劝募折实公债,推动工商界捐献飞机等抗美援朝工作。蔡友兰历任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,省、市政协委员,福州市工商联顾问等职。

  魁星楼(八角亭),见证了福州商务总会自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至1949年维护民族权益、保护商人利益、勇担道义、回馈桑梓的历史。福州商务总会,当年登高可远眺闽江千帆竞发的壮观江景,俯视能清晰瞧见生意兴隆、人头攒动的上下杭街市繁华。目前福州商务总会翻新修缮,将成为展示福州商贾文化与榕商交流的新场所。